第1491章 金丝眼镜
    “我们还是想搞三产。”
    王新犹豫了一下强调道:“独立的三产工业,最好是在辽东。”
    他目光别有深意地看着李学武讲道:“比如说你们的食品工业就很好。”
    “食品工业你就不要想了。”
    李学武态度很直接地讲道:“别说不能置换给你们,就算给了你们也玩不转,你是不是不信?”
    他笑了笑,问道:“你觉得我们敢搞食品工业是因为什么?”
    “当然了,食品工业尤其是农副产品深加工行业确实利润大,可成规模生产并不是那么简单的。”
    “贸易管理中心,对吧?”
    听李学武这么一说,王新就知道他的意思了。
    李学武点了点头,道:“对,食品工业要是没有贸易管理中心的支持,原材料怎么搞到手?”
    “你们既然想做三产工业,就得充分考虑好生产原材料来源。”
    他真诚地提醒道:“在不影响生产计划的前提下还得考虑三产工业的生产问题,以及产品销售。”
    这话听起来没有一点威胁的成分,但王新已经能感受到压力了。
    “我们也考虑过这一点。”
    他犹豫了一下问道:“只是想不到切入点,你有什么建议吗?”
    “我的建议?”李学武眉毛微微一挑,道:“做熟不做生呗。”
    “你既然对我们集团很了解,那就应该知道红星厂最初的三产工业都有哪些了。”
    “唔——”王新皱眉想了想,看着他讲道:“五金和纺织?”
    “可是!”他问道:“纺织又怎么会是你们的关联行业呢?”
    “钢铁和纺织没有关联,但钢铁厂职工和纺织厂职工可以有关联啊。”
    李学武好笑地解释道:“最初两个企业的合作是从联谊开始的。”
    “啊?还能这样吗?”
    王新惊讶地看着他,道:“你们厂做三产工业连这种渠道都能利用?”
    “为了发展嘛,不寒碜。”
    李学武笑了笑,讲道:“最开始还是李主任做的工作,大家这才放开了手脚。”
    “那还真是——”
    王新有些敬佩且羡慕地讲道:“你们厂三产工业做的真好,还能发展成主营工业。”
    “食品工业是企业规模化生产和资源整合再利用的结果。”李学武知道他想说什么,强调道:“我觉得沈飞不适合做食品工业。”
    “不是因为沈飞缺少渠道和资源,而是没必要舍近求远。”
    他摊了摊手,道:“沈飞随便拿出一点设备和技术都足够快速转化成原始积累了。”
    “比如呢?”王新很期待地看着他问道:“我们适合做什么工业?”
    “你就等现成的对吧?”
    李学武瞅了他一眼,道:“做汽车或者飞机零部件,甚至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整装部件。”
    “那不是跟你们一样了嘛——”
    王新微微皱眉道:“有红星钢铁集团珠玉在前,我们就算做也做不成啊。”
    “我们是有在做这个项目,但汽车有几千上万个零部件呢,我们能都做了啊?”
    李学武无奈地解释道:“至少在发动机方面我们还在学习和探索。”
    “呵呵——”王新苦笑道:“谁不是在学习和探索。”
    “如果我们真有更先进的技术,早就实现产业化了,又怎么可能出来搞三产。”
    “更优秀的生产不出来,一般的还不能生产吗?”
    李学武眉毛挑了挑,说道:“你应该知道,我们正在做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项目。”
    “现在很多车企正在淘汰零部件生产部门。”他强调道:“未来的汽车工业一定会分为整装与零部件生产两个部分。”
    “你们完全可以尝试做零部件生产,尤其是发动机,很多车企都想砍掉这个生产部门。”
    “专门生产发动机?”
    王新听懂他的意思了,微微皱眉思考道:“这样的话……好像也……”
    “沈飞与钢飞有合作关系,本就是关联企业。”
    李学武听得出他的顾虑,主动解惑道:“我会协调联系贸易管理中心,将你们的三产纳入合作方。”
    “这当然很好——”
    王新笑了笑,不过还是讲道:“这样的话好像做不出什么名堂啊。”
    “你们想做出什么名堂?”
    李学武好笑地讲道:“想一招鲜吃遍天啊?”
    “红星厂从决定搞三产工业到现在,恨不得建一百八十个厂子,结果呢?”
    他无奈地摇了摇头,道:“其实规模化工业企业就那么几个,也是赶上好时候了。”
    “我们的压力很大啊。”
    王新叹了一口气,道:“也不瞒你,我们那点拨款别说新技术研究了,就是职工伙食都无法保证。”
    “再不想想办法,食堂真就揭不开锅了。”
    这么说是有点夸张的,毕竟沈飞嘛,又怎么可能让职工饿了肚子呢。
    但是吧,要说营养丰富就不敢保证了,这个年代能吃饱就是及格线,别提什么营养均衡。
    可王新知道红星钢铁集团的伙食标准啊,所有单位都一个样,这怎么能不叫他羡慕呢。
    “要我说啊,就要股份。”
    李学武笑着逗他道:“你没听过这句话吗?创业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”
    “与其费心费力地找项目,倒不如捡现成的。”
    他循序善诱地讲道:“实话跟你说,真不是甩包袱,年盈利百十来万的三产也不可能是包袱。”
    “利润这么高?”王新怀疑地看着他问道:“既然这么赚钱,你们又为啥要卖掉?”
    “体量太大,管理费用高昂。”李学武态度十分诚恳地解释道:“集团公司已经决定从明年开始实施战略转型,原则上集团公司不再负责管理业务企业。”
    “那由谁来管理?”王新愈加的不解了,看着他问道:“集团公司不也是管理架构?”
    “专业分公司,或者集成总公司。”
    李学武抿着嘴角耸了耸肩膀,给了他一个就是如此的表情,随后讲道:“现在的三产工业管理处都是临时机构,你想吧。”
    “管理成本有这么高吗?”
    王新还是不理解,皱眉问道:“那就由三产管理处负责经营好了。”
    “那是一整套管理班子啊。”
    李学武笑出了声,道:“你想想我们集团的福利待遇,这套班子的成本是多少?”
    “十多家三产工业就是十多个工厂的班子配置,就算我们的三产工业执行车间管理制。”
    他歪了歪脑袋,道:“现在我们有更好的选择。”
    “哦——我理解了。”
    王新眉毛一挑,道:“你们是瞧不起现在三产工业的盈利了,这套班子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,对吧?”
    “其实吧……”李学武笑了笑,讲道:“也不能这么说,好像不尊重同志们的劳动成果似的。”
    “但情况就是这个。”
    王新微微眯起眼睛,看着他问道:“企业一旦迈进规模化集团型来钱这么快吗?”
    “呵呵——”
    李学武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,笑而不语的态度更让王新嫉妒了。
    想知道啊,等沈飞晋级成集团型企业就知道了。
    “纺织、包装、化工、塑料、服装、线料、布料、皮革、玻璃……”
    李学武一连串说了不少工业项目,见王新兴趣缺缺,便又继续介绍道:“我们准备在钢城围绕钢电七厂打造一个电能产业圈,你们感兴趣吗?”
    “电能产业圈?”王新瞅了瞅他,道:“亮马河工业区画个圈,红星钢城工业区画个圈,现在你们又要在钢城画个电能产业圈,合着集团企业赚钱就靠画圈?”
    “呵呵——没错——”
    李学武听见他如此说也是忍不住笑了,道:“所以我们集团赚钱不叫赚钱,叫圈钱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王新无语地看着他,想说一句真能装哔,但还是忍住了。
    “电能产业圈,可做的项目非常多。”
    李学武也不管对方感不感兴趣,很主动地介绍道:“电解铝厂,或者电镀厂、砖厂、水泥厂、砂石厂、漂珠、煤炭处理厂,这些都可以合作。”
    “合作?”王新想了想,问道:“怎么个合作法?”
    “很简单,你们出钱,我们出力。”李学武笑着介绍道:“盈利二八分。”
    “凭什么?”王新好笑道:“你们想要解决职工安置问题,就这还要走20%?”
    “不是20%,是80%。”
    李学武嘴角微微翘起,道:“前面我已经跟你说过了,我们的管理费用很贵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王新更无语了,合着二八分他们是二啊。
    “我还是劝你别费劲了。”
    李学武耸了耸肩膀讲道:“亮马河工业区经营的很好,上面已经决定给予我们更多的土地和资源。”
    “接手现在的三产工业,你们绝对有时间慢慢考虑如何投资新的三产工业,还不耽误赚钱。”
    “至于说对工业区管理的顾虑,我想大可不必。”
    他抬手示意了对方强调道:“三产工业的股份不都在红星钢铁集团的手里,这一点你应该知道。”
    “能挑选对吧?”
    王新看着他询问道:“我是说如果用塔东机场换你们的三产工业的话。”
    “你闭眼睛挑。”李学武呵呵一笑,道:“十年内要回不了本,差多少我们集团给你们补上。”
    见李学武都这么说了,王新想了想,说道:“等我消息,我现在就赶回去。”
    他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,说到做到,起身就走。
    张恩远都有些措手不及,赶紧起身去送了对方。
    李学武则坐在办公室里看向窗外的雪微微一笑,鱼饵上钩了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12月中旬,集团来了消息,通知李学武做好随团出国的准备,时间暂定在23日。
    其实这种行程说暂定基本上就是确定了,咋可能随便改呢。
    他也是积极做了准备,将冶金厂的工作细致地同杨宗芳做了梳理和交接。
    这一次杨宗芳不敢马虎了,刘永年被带走后的调查结果还没出来,但他知道一个连带责任跑不了。
    处理一个刘永年还不足以平息4号炉车间的问题,总不能让秘书长担责任吧,只能是他上了。
    李学武这么早做准备,也有提前回京的打算,他要回京参加全体职工代表会议,要代表管委会向职工代表大会做工作报告。
    同时,年底了,他也得代表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向管委会做述职报告,特别汇报轧钢厂的运营情况。
    “你站在这干什么?”
    李学武忙完了最后一点工作准备下班,刚走下楼梯便见王亚娟站在大门口等着他。
    可不是李学武自恋啊,觉得王亚娟出现在这里就是为了等他,实际上他出来的时候已经快要七点了。
    集团对机关上下班有明确规定,晚上不超过六点半,王亚娟这个时候还在这里,用那种眼神看着他,他当然知道王亚娟在等谁。
    “下雪了,你送我回家。”
    王亚娟说的理所当然,好像朋友之间的松弛,只有门口的保卫看了她一眼。
    “怎么没坐公交车回去?”
    李学武打量了她一眼,道:“一直在这等着了?”
    “没有,我也是刚忙完。”
    王亚娟说着保卫都知道的谎话,表情倒是很坦然。
    李学武走过来点了点头,没太在意她的古怪,在保卫拉开门以后便走了出去。
    于喆已经将车停在了门口等着他,见“不够老”的王台长同领导一起出来,嘴角不由得扯了扯。
    “先去职工公寓。”李学武一上车便对于喆吩咐道:“送王台长回家。”
    “不,先去你那坐坐。”
    王亚娟没理会回过头来看她的司机,而是对李学武讲道:“我有点事想要跟你说。”
    “现在说不行吗?”
    李学武诧异地看着她问道:“或者路上说呢?”
    王亚娟没有回答,只是倔强的表情他太熟悉了,只能点头示意于喆开车回家。
    一路上两人都没怎么说话,直到下车的时候于喆问用不用等着送她回家。
    还没等李学武开口询问,王亚娟便已经做出了决定:“不用了,你先回去吧。”
    且不提于喆惊讶的瞪大了眼睛,就是李学武也惊讶的不行,她想要干什么?
    “我还能吃了你啊?”
    王亚娟有点受不了李学武的矜持,瞅了他一眼便进了院门,好像很熟悉的样子。
    李学武有些好笑地看着她的背影,转头对于喆说道:“行了,你先回去吧,有事我再来叫你。”
    于喆看了一眼王台长离开的方向,轻声提醒他道:“您可得小心着点啊,她可厉害着呢。”
    “知道了,你也小心点。”
    李学武看他神经兮兮的笑了笑,提醒他道:“张美丽的爱人是体校教练,你绝对没有沙包扛揍。”
    “领导,我跟张姐是清白的!”
    于喆急于解释道:“我俩啥关系都没有,你可得相信我啊。”
    “呵呵——”李学武轻笑着转身进了院子。
    相信你?
    张美丽又开始戴金丝眼镜穿紧身毛衣了,他看不见张恩远还能看不见?
    这样的穿着打扮就是斩于喆的刀,一砍一个准。
    没错,他就吃这套。
    明明家里有条件给他买新车,他偏偏喜欢借人家的二手车来开,真要是好车也就算了,老a8也稀罕。
    李学武已经懒得说他了,信他不如信太阳从西边出来,连张姐都叫上了,还说是清白的。
    不过话说回来,张美丽也不是啥好东西,摸透了于喆的心思,鱼饵都特么送嘴边上去了。
    金丝眼镜娘就这么好?
    他刚嘀咕完,可一进屋便见穿着暗红色紧身毛衣,戴着金丝眼镜的周亚梅正意味深长地笑着看他。
    当然了,也看神情有些古怪的王亚娟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ps:今天就到这,开了一下午的会,又连夜从酒店赶回家,能写多少写多少了,明天一早还得开车赶回去,早晨八点半的会议。
    参加这种组织真不是为了自己,也不是为了出名,我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,虚头巴脑的东西早在原单位看通透了,要名利也不会从原单位辞职,那时候的职级不比现在牛哔?就因为不喜欢这种生活才努力写作躲清净。
    可人终究是社会型生物,不为了自己也得为了孩子,缺少必要的社会关系怕他以后的路难走。
    去年加入了省作协,今年加入了中作协,以后这样的会议基本上就不参加了,孩子上学在父亲职业一栏就算有个交代罢。

章节目录

饮食男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武文弄沫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文弄沫并收藏饮食男女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