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5章 如狼似虎
火炮这种东西,在目前这个时代,在战场上,依旧没有什么可以改变战场的决定性力量。
事实上,另一个世界里,火药火器出现了近千年时间,也依旧没有能完全替代冷兵器,甚至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,依旧是冷兵器为主流。
毕竟,目前的这种火炮,与另一个世界的现代火炮,完全是两个东西,它威力不够大,装填也比较麻烦,甚至没有办法造成大范围杀伤。
更要命的是,它机动能力也不够。
而且,目前的唐军,也完全没有大规模的火炮列装,目前这种规模的火炮,很难真正在战场上,改变战场的局势。
这也是李云一直没有用尽全力发展火药火器,反而是把精力放在军队的架构,以及单兵能力的提升上的原因。
因为至少要有高性能枪械,以及高爆火药的出现,火器才能真正改变战场上的生态,决定战场的胜负。
而这些,很多都需要去攀升基础科学。
李云哪怕用尽所有的资源去发展这些东西,有生之年也未必能够看得到。
目前的火炮,更多的还是只能起到一个锦上添的作用。
不过,潼关战场上还有些不太一样。
火炮这玩意儿,是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,潼关的朔方军,全然没有任何应对的经验。
再加上他们的军心士气本就低迷,有一些将士亲眼看着身边的兄弟,被铅弹正面命中,成了一滩肉泥之后,直接就疯了,大喊大叫着冲下了城楼。
然后被督战官一刀砍翻在地。
但是军心士气跌到这种程度,已经不是督战官那一句“后退者斩”能够挽回的了。
随着唐军杀到城下,潼关城楼上的朔方军,在火炮的压制之下,再加上心中恐惧,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防守,就被唐军的先锋军带着人,冲上了潼关城墙上。
此时,炮声终于止歇。
几门火炮,因为连续发射,炮管已经通红一片。
钱忠临阵指挥,但是并没有冲在最前面,他看了看前线战场的情况之后,飞奔到苏晟面前,兴奋的低头抱拳道:“大将军,真是神了!”
“这东西真是神了!”
他大口喘着气,抬头看着苏晟,大笑道:“这样一个关城,只一个时辰不到,竟然被我军先登了!”
“大将军,立刻增派援兵罢!”
钱忠咧嘴笑道:“占据了城楼之后,咱们就不可能再被撵下来了,大不了跟他们打上几个日夜,一定能够吃下潼关!”
唐军这一次攻城的先锋军,只三千人左右,潼关的守军远不止这些,如果不增派援兵,哪怕占了城楼,时间一长,也会被撵下来。
苏晟看着远处的潼关关城,缓缓说道:“这些朔方军,跟我印象中的朔方军…”
“已经全然不同了。”
他感慨道:“只两三年时间啊。”
说到这里,他看了看钱忠,缓缓说道:“大军前压。”
“增派五个都尉营,支援先登的兄弟。”
“先登的几个都尉营,悉数记功,告示三军。”
钱忠立刻低头,应了声是,然后大踏步下去,执行苏晟的将令去了。
而苏大将军,则是站在原地,用望远镜,时不时的观望战场。
三个时辰之后,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。
此时,潼关关门,已经被唐军占据,关门大开,但是关内的激战还在继续,而且不出意外的话,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。
毕竟短兵相接,朔方军并不是什么草包军队,哪怕是仓促之间迎战,理论上来说,也可以同唐军有来有回。
这场潼关争夺战,应该还需要持续至少数日时间。
钱忠此时,依旧很是兴奋,他跑到了苏晟面前,低头抱拳,笑着说道:“大将军,潼关关门已经大开,明天一早,我大军应该就可以开进关中了!”
苏晟缓缓点头,说了一声好。
钱忠忍不住说道:“大将军,白天那东西,到底是何物…”
“这样厉害,打的朔方军,连城也不敢守了!”
“不是那东西厉害。”
苏晟看着远处的潼关,缓缓说道:“是这些朔方军,已经没有什么战意了,否则,只要他们观察个一两个时辰,就可以看出火炮的弱点在哪里。”
火炮的弱点,在不可持续。
而且覆盖范围并不大。
理论上来说,只要城楼上的朔方军,趴在城楼上,火炮对他们就很难造成什么太大的伤亡了。
甚至,以这些朔方军的基数,他们完全可以硬扛着火炮的压制来守城。
毕竟城外,其实只有十门火炮而已。
苏晟回头看了一眼钱忠,脸上也终于露出笑容:“不管怎么说,咱们进取关中的第一仗,算是相当顺利了,接着来,就是如何拿住这支作恶多端的朔方军了。”
他看着钱忠,缓缓说道:“你派人,知会九司,让他们告诉箫关的李槲,跟他说,朔方军大概要北逃了。”
“说不定,很快就会到箫关附近,跟他说,我会从潼关进入关中,然后带着主力直接北上,包抄朔方军的后路,让他在箫关那里,务必撑住。”
“一直撑到,我们完成合围。”
说到这里,苏晟眯了眯眼睛,两只眼睛,也变得有些炽热。
他并没有忘记李云的叮嘱,这一次关中之战,一定要打出新朝的威严。
至少,不能让这些朔方军直接跑了,否则,他们将来盘踞西北,说不定过个几十年,又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。
钱忠立刻低头道:“属下,这就去跟九司的人接触。”
唐军但凡大仗,军中必然有九司人员相随,以为辅助。
而这些九司的人,在为军队提供情报,以及通信的同时,说不定还是天子的耳目。
因此,大家对于这些九司的人,还是相当客气的。
钱忠说了这么一句之后,犹豫了一下,开口说道:“大将军,潼关五日之内,大概就能取下,此时要不要同陛下报捷?”
苏晟想了想,点头道:“报捷罢。”
“除了报捷之外,还要通知武关那里的陈大陈将军,跟他说,朔方军大概会放弃武关,让他不要迟疑,尽快从武关进入关中。”
“在书信里明说。”
苏晟看着潼关,缓缓说道:“我部进入关中之后,大概率要一路北上,追击朔方军,陈将军所部进入关中之后,可以暂不与我部汇合,直取京城。”
“先把京城占下,以免生变。”
钱忠闻言,立刻低头抱拳,应了声是,然后大踏步扭头离开,喜笑颜开的去办事去了。
此时的他,心里是极其兴奋的。
因为前一次朝廷封赏,他并没有能得侯爵,这一次如果跟着苏大将军立下大功,那么这个侯爵,就大概率跑不掉了。
事实上,不止是他这个心思,此时各路唐军,都是这个心思。
这是开国初期,遍地都是机会,遍地都是黄金!
此时奋力拼搏一番,为朝廷,为陛下立了功劳,便能够得到封赏,便有可能搏个一辈子的出路!
乃至于,为子子孙孙,搏出一个出路!
也只有开国初年才可能会有这种机会,往后,便是愿意拼命,也未必能有这种拼命的机会了!
整个唐军上下,基本上俱是这种心思。
如狼似虎。
…………
洛阳城里。
李皇帝接到九司奏报的时候,正在与中书宰相兼工部尚书卓光瑞,商议一些将要修建的建筑。
比如说天子的太庙,以及文庙武庙。
太庙,其实已经修的差不多了,李家先祖的牌位,也都已经请了进去,只等着李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去朝拜了。
至于文庙武庙,则是祭祀先代文武之所,按理说,也应该建起来。
李皇帝看了看卓光瑞递上来的文书,咳嗽了一声之后,摆了摆手道:“朝廷现在缺钱,两三年之内,暂不兴建这种规模的建筑了。”
他看着卓光瑞,正要继续说话,有宫人迈着小碎步,急匆匆把九司的文书,递到了李云面前,然后深深低着头道:“陛下,潼关急报。”
“潼关…”
李云有些吃惊,一边伸手接过,一边自语道:“潼关能有什么急报?”
在李皇帝此时掌握的消息来看,苏晟才刚刚与潼关守军交战,理论上来说,应该只有战报,而不太可能有什么急报。
他虽然是自语了这么一句,不过还是顺手展开看了看,只看了一眼,他便立刻愣住了。
“他娘的…”
这位新唐天子,往下看了一遍之后,也忍不住骂了句娘。
李皇帝喃喃自语。
“竟这么快…”
(本章完)
火炮这种东西,在目前这个时代,在战场上,依旧没有什么可以改变战场的决定性力量。
事实上,另一个世界里,火药火器出现了近千年时间,也依旧没有能完全替代冷兵器,甚至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,依旧是冷兵器为主流。
毕竟,目前的这种火炮,与另一个世界的现代火炮,完全是两个东西,它威力不够大,装填也比较麻烦,甚至没有办法造成大范围杀伤。
更要命的是,它机动能力也不够。
而且,目前的唐军,也完全没有大规模的火炮列装,目前这种规模的火炮,很难真正在战场上,改变战场的局势。
这也是李云一直没有用尽全力发展火药火器,反而是把精力放在军队的架构,以及单兵能力的提升上的原因。
因为至少要有高性能枪械,以及高爆火药的出现,火器才能真正改变战场上的生态,决定战场的胜负。
而这些,很多都需要去攀升基础科学。
李云哪怕用尽所有的资源去发展这些东西,有生之年也未必能够看得到。
目前的火炮,更多的还是只能起到一个锦上添的作用。
不过,潼关战场上还有些不太一样。
火炮这玩意儿,是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,潼关的朔方军,全然没有任何应对的经验。
再加上他们的军心士气本就低迷,有一些将士亲眼看着身边的兄弟,被铅弹正面命中,成了一滩肉泥之后,直接就疯了,大喊大叫着冲下了城楼。
然后被督战官一刀砍翻在地。
但是军心士气跌到这种程度,已经不是督战官那一句“后退者斩”能够挽回的了。
随着唐军杀到城下,潼关城楼上的朔方军,在火炮的压制之下,再加上心中恐惧,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防守,就被唐军的先锋军带着人,冲上了潼关城墙上。
此时,炮声终于止歇。
几门火炮,因为连续发射,炮管已经通红一片。
钱忠临阵指挥,但是并没有冲在最前面,他看了看前线战场的情况之后,飞奔到苏晟面前,兴奋的低头抱拳道:“大将军,真是神了!”
“这东西真是神了!”
他大口喘着气,抬头看着苏晟,大笑道:“这样一个关城,只一个时辰不到,竟然被我军先登了!”
“大将军,立刻增派援兵罢!”
钱忠咧嘴笑道:“占据了城楼之后,咱们就不可能再被撵下来了,大不了跟他们打上几个日夜,一定能够吃下潼关!”
唐军这一次攻城的先锋军,只三千人左右,潼关的守军远不止这些,如果不增派援兵,哪怕占了城楼,时间一长,也会被撵下来。
苏晟看着远处的潼关关城,缓缓说道:“这些朔方军,跟我印象中的朔方军…”
“已经全然不同了。”
他感慨道:“只两三年时间啊。”
说到这里,他看了看钱忠,缓缓说道:“大军前压。”
“增派五个都尉营,支援先登的兄弟。”
“先登的几个都尉营,悉数记功,告示三军。”
钱忠立刻低头,应了声是,然后大踏步下去,执行苏晟的将令去了。
而苏大将军,则是站在原地,用望远镜,时不时的观望战场。
三个时辰之后,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。
此时,潼关关门,已经被唐军占据,关门大开,但是关内的激战还在继续,而且不出意外的话,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。
毕竟短兵相接,朔方军并不是什么草包军队,哪怕是仓促之间迎战,理论上来说,也可以同唐军有来有回。
这场潼关争夺战,应该还需要持续至少数日时间。
钱忠此时,依旧很是兴奋,他跑到了苏晟面前,低头抱拳,笑着说道:“大将军,潼关关门已经大开,明天一早,我大军应该就可以开进关中了!”
苏晟缓缓点头,说了一声好。
钱忠忍不住说道:“大将军,白天那东西,到底是何物…”
“这样厉害,打的朔方军,连城也不敢守了!”
“不是那东西厉害。”
苏晟看着远处的潼关,缓缓说道:“是这些朔方军,已经没有什么战意了,否则,只要他们观察个一两个时辰,就可以看出火炮的弱点在哪里。”
火炮的弱点,在不可持续。
而且覆盖范围并不大。
理论上来说,只要城楼上的朔方军,趴在城楼上,火炮对他们就很难造成什么太大的伤亡了。
甚至,以这些朔方军的基数,他们完全可以硬扛着火炮的压制来守城。
毕竟城外,其实只有十门火炮而已。
苏晟回头看了一眼钱忠,脸上也终于露出笑容:“不管怎么说,咱们进取关中的第一仗,算是相当顺利了,接着来,就是如何拿住这支作恶多端的朔方军了。”
他看着钱忠,缓缓说道:“你派人,知会九司,让他们告诉箫关的李槲,跟他说,朔方军大概要北逃了。”
“说不定,很快就会到箫关附近,跟他说,我会从潼关进入关中,然后带着主力直接北上,包抄朔方军的后路,让他在箫关那里,务必撑住。”
“一直撑到,我们完成合围。”
说到这里,苏晟眯了眯眼睛,两只眼睛,也变得有些炽热。
他并没有忘记李云的叮嘱,这一次关中之战,一定要打出新朝的威严。
至少,不能让这些朔方军直接跑了,否则,他们将来盘踞西北,说不定过个几十年,又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。
钱忠立刻低头道:“属下,这就去跟九司的人接触。”
唐军但凡大仗,军中必然有九司人员相随,以为辅助。
而这些九司的人,在为军队提供情报,以及通信的同时,说不定还是天子的耳目。
因此,大家对于这些九司的人,还是相当客气的。
钱忠说了这么一句之后,犹豫了一下,开口说道:“大将军,潼关五日之内,大概就能取下,此时要不要同陛下报捷?”
苏晟想了想,点头道:“报捷罢。”
“除了报捷之外,还要通知武关那里的陈大陈将军,跟他说,朔方军大概会放弃武关,让他不要迟疑,尽快从武关进入关中。”
“在书信里明说。”
苏晟看着潼关,缓缓说道:“我部进入关中之后,大概率要一路北上,追击朔方军,陈将军所部进入关中之后,可以暂不与我部汇合,直取京城。”
“先把京城占下,以免生变。”
钱忠闻言,立刻低头抱拳,应了声是,然后大踏步扭头离开,喜笑颜开的去办事去了。
此时的他,心里是极其兴奋的。
因为前一次朝廷封赏,他并没有能得侯爵,这一次如果跟着苏大将军立下大功,那么这个侯爵,就大概率跑不掉了。
事实上,不止是他这个心思,此时各路唐军,都是这个心思。
这是开国初期,遍地都是机会,遍地都是黄金!
此时奋力拼搏一番,为朝廷,为陛下立了功劳,便能够得到封赏,便有可能搏个一辈子的出路!
乃至于,为子子孙孙,搏出一个出路!
也只有开国初年才可能会有这种机会,往后,便是愿意拼命,也未必能有这种拼命的机会了!
整个唐军上下,基本上俱是这种心思。
如狼似虎。
…………
洛阳城里。
李皇帝接到九司奏报的时候,正在与中书宰相兼工部尚书卓光瑞,商议一些将要修建的建筑。
比如说天子的太庙,以及文庙武庙。
太庙,其实已经修的差不多了,李家先祖的牌位,也都已经请了进去,只等着李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去朝拜了。
至于文庙武庙,则是祭祀先代文武之所,按理说,也应该建起来。
李皇帝看了看卓光瑞递上来的文书,咳嗽了一声之后,摆了摆手道:“朝廷现在缺钱,两三年之内,暂不兴建这种规模的建筑了。”
他看着卓光瑞,正要继续说话,有宫人迈着小碎步,急匆匆把九司的文书,递到了李云面前,然后深深低着头道:“陛下,潼关急报。”
“潼关…”
李云有些吃惊,一边伸手接过,一边自语道:“潼关能有什么急报?”
在李皇帝此时掌握的消息来看,苏晟才刚刚与潼关守军交战,理论上来说,应该只有战报,而不太可能有什么急报。
他虽然是自语了这么一句,不过还是顺手展开看了看,只看了一眼,他便立刻愣住了。
“他娘的…”
这位新唐天子,往下看了一遍之后,也忍不住骂了句娘。
李皇帝喃喃自语。
“竟这么快…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