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7章 章武进士与剑南杀神
    太极殿里。
    足足五十个进士,排排站在李皇帝面前,对着皇帝陛下毕恭毕敬,拜伏在地,叩首行礼。
    等李云抬手之后,这些人才站了起来,垂手站在殿中。
    李皇帝看了看一旁的杜谦,开口笑道:“今天这里倒是热闹了。”
    杜谦也笑了笑,然后看向这些进士,沉声道:“诸位都是今年新中的进士,可以说,都是天子门生,如今你们将要被外放为官,都好生恭听陛下训示,到了地方上,要好生践行。”
    这些进士们,俱都低头应是。
    李云看了看众人。
    这些人,他不是第一次见,取中进士的时候,他便一一见过,这其中有一些人年纪比他小,还有一些人跟他年纪仿佛。
    但是不管他们年纪多大,被李某人点了进士,那理论上来说,就是他这个天子的门生,也是他这个天子的嫡系。
    文官之中的嫡系。
    而且,今日遴选出来的这五十个人,至少有三十多个,俱是寒门出身,这些人,本来如同姚仲一样,很难有出头的机会,但是现在,李云给了他们这个机会。
    便是提携他们的大恩人。
    新朝,也会成为他们终身的事业,乃至于世世代代的事业。
    换句话说,这些新选出来的人,才是新唐将来的基本盘。
    因为原来江东小朝廷出来的人,实在是太少太少了,当初那个小朝廷的地方官,这会儿很多都进了洛阳,人也依旧不够用。
    而江东军后来打下来的广袤土地,也根本没有人手去接管,去推行行政。
    因此,只能让旧周官员留任。
    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,要不然谁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,推行自己的行政系统,这可不是张贴榜文,把国号从周改为唐,就能解决的事情。
    需要一个漫长的换血过程。
    这个过程,短则十年八载,慢的话,甚至一个完整的官员职业生涯周期。
    也就是差不多二十五年到三十年时间。
    因为想要稳妥的话,只有这么长的时间,才能让新朝的官员完全填充进从底层到高层的所有职位。
    而李云,显然是不容许这么漫长过程的。
    倒不是他没有耐心,而是如果坐视这个缓慢替换的过程,旧周的官员,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提拔自己的属下,从而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。
    这个时候,他需要把自己嫡系的这些官员,给尽快推到相当高的位置上去。
    “诸位。”
    李皇帝伸手敲了敲桌子,脸上露出笑容:“请你们来做什么,以后又要让你们往哪里去,你们估计也都知道了。”
    “本来,新中进士,朝廷应当将你们丢进翰林院,或者让你们在六部观政,以储才养望。”
    “不过新朝初立,朝廷没有这么多时间给你们,朕也需要你们尽快替朝廷出力。”
    李云站了起来,看着众人,正色道:“诸位之中很多人,都是朕钦点的进士,咱们便是自己人,到了地方上,莫要忘了,你们跟其他人不一样,要好生奉行朝廷的政令,不要与地方同流合污。”
    “如今,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。”
    李皇帝缓缓说道:“也是你们大展拳脚的时候。”
    “本朝,与前朝不一样,本朝首重实务,一切都要以务实为主,要有事功之心。”
    “因此,朕在江东的时候,就跟杜相说过,本朝往后的宰辅之臣,俱要从州县官员之中选出。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李云抬头又看了看这些人。
    果然看到了五十双炽热的眼睛。
    他满意点头,笑着说道:“因此,只要你们能在地方上做出政绩,朕以及朝廷,还有吏部,都会瞧在眼里。”
    “诸位是新朝成立以来的第一批进士,你们之中,一定会出宰辅,会出尚书,会出朝廷未来的肱骨之臣。”
    李皇帝笑着说道:“到了地方上,要脚踏实地的办事。”
    “要是碰到了什么难处。”
    “你们五十人。”
    李皇帝神色平静:“俱可以密奏洛阳,直达朕前。”
    直达天听,自古以来,都是了不起的权限。
    因为等闲的官员,哪怕上书朝廷,也基本上都是送到大臣们手里,大臣们看了之后,选出要紧的再奏报天子。
    能够直接送文书给皇帝,哪怕只是只言片语,也影响莫大了。
    李皇帝看着众人,笑着说道:“不过,你们人太多,记得有要紧的事情,再给朕来信。”
    五十个人闻言,都是心情激动,对着李云深深低头行礼,拜谢圣恩。
    李云看向杜谦,开口道:“朕的话说完了,杜相兼着吏部尚书,也跟他们说几句罢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杜相公低头应了声是,深呼吸了一口气,沉声道:“陛下的话,你们都听到了!”
    “陛下如此厚待你们,往前数五百年也不曾有,这是把你们当成新朝的梁柱来培养的。”
    “要是你们到了地方上,为非作歹,胡作非为,坏了陛下,坏了新朝的名声。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杜相公声色俱厉。
    “便是三法司饶得你们,我杜某人也饶不得你们!”
    杜相公这番话,让这些新进士们都忍不住面色严肃,俱都对着杜谦弯身行礼,恭声应是。
    到这里,该说的话就已经说的差不多了,李云让人给一人赐了一块铜制牌子,这铜牌只有孩童巴掌大小,背面刻着云纹,正面是篆书体的四个字。
    章武进士。
    这块牌子本身,不是什么太稀罕的东西,更不是什么权力的象征,只是单纯留个纪念。
    只不过,整个章武一朝,也只有这么五十块牌子,因此就显得愈发珍贵,成了足以传家的宝贝。
    李皇帝跟杜相公一人唱红脸,一人唱黑脸,把这些新进士们一顿调理,这才让他们各自出宫,准备离京办差。
    等到这些人都离开之后,杜谦才回头看了看李云,笑着说道:“陛下猜一猜,章武元年的这批进士里,最有出息的,在不在这五十人中?”
    “不好说。”
    李云若有所思,然后开口说道:“这一次录了一二百进士,不少人的答卷我都是瞧了的,颇有一些见地。”
    他抬头看向殿外,笑了笑:“我想,如果咱们这个新朝国运昌隆,是个能传代的王朝,这批进士里,应该能出七八个宰相。”
    杜谦想了想,开口笑道:“臣猜,应该能出十个。”
    “其中半数,要出在这五十人里。”
    李云哑然一笑:“受益兄做了大官,怎么还能掐会算了?”
    “臣只是推想。”
    杜谦的目光也看向殿外,喃喃道:“臣少年时,若是能在朝廷里,听见刚才这番话,到了地方上,哪怕不睡觉,也要把朝廷的事情办的妥妥当当。”
    李云一怔,哑然一笑,却没有接话。
    做官这种事情,有时候需要的是综合能力,跟勤快不勤快,其实关系不大。
    要是蠢物,越勤快可能越糟糕。
    只是这一批章武元年的进士们,少有蠢物就是了。
    君臣二人聊了一会儿,杜谦看着李云,开口说道:“陛下,关中战事,什么时候…”
    李云开口道:“苏大将军,已经离京十日了,战事,随时可能打起来。”
    “对了。”
    李云看着杜谦,开口说道:“接收剑南道,已经差不多了,裴璜很快也会到洛阳来,我懒得见他了,到时候受益兄,替我见一见罢。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李皇帝顿了顿,开口说道:“他虽然不高明,但也是可用之人,若是想要在洛阳为官,受益兄也可以看着安排。”
    杜谦低头应了声是,他犹豫了一番,开口说道:“陛下,剑南道…”
    “臣听说,黄朝到了成都之后,在剑南道,杀了不少人…”
    “我都看了。”
    李云微微眯了眯眼睛,开口说道:“剑南道,一些地方势力盘踞太久了,是需要黄朝这种人去杀一杀他们,受益兄放心,九司都在盯着,陈大也在剑南道,剑南道出不了事情。”
    “这事,黄朝应该给中书奏报了,当地的一些土人,还有土司,需要下重手处理。”
    杜谦苦笑道:“臣就是从他的奏报里看到的,臣想的是,剑南道平定未久,是不是怀柔一些为好?”
    李某人伸手敲了敲桌子,然后缓缓说道:“自古,那里都是羁縻为主,以当地土司自治,且让黄朝试一试罢,他若是能够碾碎地方势力。”
    “对于朝廷来说…”
    李皇帝神色平静。
    “不是坏事。”
    (本章完)

章节目录

贼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漫客1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客1并收藏贼天子最新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