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4章 盘点收益(中)
    众人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起来。
    就在几天前,高盛和大摩宣布了转型,从单一的投行变成了银行控股公司。
    这种转型意味着两大金融巨头,以后不仅可以经营投行经纪业务。
    还能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吸收存款。
    以及最重要的……与其他商行一样永久享受从美联储获得紧急贷款的权利。
    这是两大投行为了自救。
    美联储为了“名正言顺”救助两大投行,共同做出的努力。
    孙振平笑道,“差点都忘了这件事。”
    徐良:“这个月以后,华尔街再也没有纯粹的投行巨头,一个时代落幕了。”
    一时间众人也有些感慨。
    曾经的华尔街五大投行是多么的声威赫赫,纵横全球资本界,风光无限。
    结果现在。
    雷曼兄弟公司破产。
    jp摩根收购贝尔斯登。
    美银收购美林,组成全新的‘美银美林公司’。
    高盛和大摩虽然幸免于难,但也主动投降转型。
    到现在徐良依然记得接到贝兰克梵电话的时候,这老头是多么的不情愿。
    一旦接受监管,意味着高盛和大摩就必须像商业银行一样,接受美联储的监管。
    并遵守巴塞尔协议,满足8%的一级资本充足率。
    再也不能像之前一样,快乐的撬动二十倍,甚至是三十倍自身资本的杠杆,在全球资本市场自由猎杀了。
    猛虎被套上了铁铐,就变成了宠物。
    但高盛和大摩不接受也不行。
    美联储明确说了,他们的贴现窗口只向银行开放,除非高盛和大摩放弃政府资助,放弃即将被国会通过的7000亿美元救市资金。
    否则就要乖乖听话。
    跪下来唱征服。
    很显然,高盛和大摩没抗住这种压力。
    不过需要强调的是。
    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,美联储和sec觉得银行同时做商业银行揽储及投资银行业务,存在着巨大的风险。
    比如动用储户的存款去投资高风险股票发生巨额亏损,因此对银行业采取了分业监管的措施。
    名动全球的摩根金融帝国也因此一分为二,摩根士丹利负责投行业务,jp摩根负责商行业务。
    现在又开始混业经营了,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在开历史的倒车。
    不管如何,徐良依旧不看好这种改革。
    因为贪婪总会自己寻找出路。
    金融危机过后,大家接着奏乐接着舞。
    孙振平继续道。
    “贝尔斯登,在73美元的高位上卖空了429万正股,还以352.6万美元权利金价格买入了510万份看跌期权……
    目前这笔投资已经全部获利了结,总投入3.221亿美元,总盈利3.9765亿美元。”
    “雷曼兄弟,我们从60美元的价格一路卖空至该公司宣布破产,具体操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……”
    孙振平开始详细介绍他们团队做空雷曼兄弟的具体过程。
    先是借着年初的下跌趋势,做空了一波;
    接着跟绿光资本合作,又做空了一波;
    获利最为丰厚的还是破产时刻的这最后一波做空行动。
    “正股做空方面,投入12亿美元前后做空了雷曼三次,共计获利14亿美元。”
    做空盈利虽然理论上不可能超过100%啊?
    但如果连续做空几次,盈利累积起来,回报率还是有可能超过100%的。
    “第一波行动,贝尔斯登宣布出现危机的那两个交易日,雷曼股价从60美元出头跌到了30美元。
    我们第一时间选择了平仓获利退出,斩获了6亿美元收入。
    雷曼发布了一季度财报,股价大涨46%。
    我们再次以45美元高位建仓,做空了2000万股。
    接下来大家都清楚,雷曼先是被绿光资本各种质疑,接着发布了亏损的二季度财报。
    股价跌至15美元,我们平仓获利退出,斩获6亿美元收益。
    最后这一次做空,我们在10美元的位置上做空,直至雷曼破产,股价跌入谷底,获利2亿美元。”
    “以上就是我们做空雷曼正股的全部过程。”
    哗啦……
    徐良带头,所有人都开始鼓掌。
    看着资料里走势类似字母w的k线图,以及用红色箭头标注出来的三个卖空位置和三个平仓位置。
    所有人都对孙振平精湛的操作水平服气了。
    卖空,全部卖在了w最上端凸出的三个山尖附近。
    平仓,全部在w最下端的两个谷底买入完成。
    最后一个平仓谷底。
    其实已经破坏了w的形状。
    不能再称之为谷底了,用“地底”来形容更为恰当。
    面对同事们投来的钦佩目光,孙振平心里是惭愧的。
    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,自己的本事很难拿出这么精湛的表现。
    下意识把目光转向大老板,徐良微笑着朝他微微摇头。
    虽然孙振平背后的操盘者确实是他,但他的名头已经足够了,不需要再锦上添。
    把鲜和掌声送给孙振平,他自己收点实惠的收益就行了。
    孙振平跟大老板合作也这么多年,彼此之间很有默契,立马读懂了后者的意思。
    不再迟疑,接着汇报道:
    “期权方面,我们买入了6000万份看跌期权,共计付出了1.5亿美元的权利金。
    这笔期权到期后,我们从市场上以1美元不到的价格,买入了6000万股雷曼股票。
    再转手以30美元的期权执行价格,卖给了看跌期权的卖出方。
    扣除各项成本,这笔期权投资的盈利是16亿美元。”
    看着屏幕中展示出的期权投资战绩,众人看向孙振平的眼神越发佩服了。
    投入1.5亿美元,九个月时间赚了超过十倍于本金的净收益。
    太了不起了。
    以前他们觉得孙振平负责的基金多年来虽然盈利丰厚,但更多的还是抄大老板的作业。
    但通过这次对方的操作发现这位低调的同事,确实有成为传奇明星基金操盘手的能力。
    接着孙振平又介绍和展示股票交易团队对房地美、房利美的两笔投资收益。
    这两家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。
    持有或保有5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,占到了全美国12万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42%。
    同时这两家房贷巨头也是次贷病毒的感染源头。
    由他们贷出去的住房抵押贷款,客户资质参差不齐。
    两家公司其实没有那么多放贷本金,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甩卖这些房贷资产给各家投行,比好兄弟雷曼和贝尔斯登。
    再由雷曼、贝尔斯登等投行,再把这些带着病毒的房贷资产设计包装成cdo产品,卖给各个金融机构。
    接着又层层转卖和兜售,最终有毒资产流向了全世界的投资者。
    这两根搅屎棍的下场,就比好兄弟雷曼兄弟要好那么一丢丢。
    房利美的市值从年初的389亿美元暴跌至76亿美元。
    房地美的市值从年初的220亿美元暴跌至33亿美元。
    股价跌幅均超过百分之八十。
    汉华和红岩一共投入了30亿美元做空两房的正股,同时买入看跌期权。
    七月份的时候,美国政府接管了快要奄奄一息的两房。
    汉华和红岩也就带着超过30亿美元的做空利润功成身退了。
    展示完对两房的投资战绩后,孙振平接着又展示起其他的重仓股。
    “高盛,201.87美元均价卖空450万股,平仓均价139.8美元,投入本金7.8548亿美元,净盈利2.9628亿美元。”
    “摩根士丹利, 47.29美元均价卖空1650万股,平仓均价28.22美元,投入本金7.6844亿美元,净盈利3.4248亿美元。”
    “美林证券,49.75美元均价卖空880万股,平仓均价21.5美元,投入本金3.989亿美元,净盈利2.499亿美元,”
    “美国银行,41.5美元均价卖空6740万股,平仓均价33.78美元,投入本金25.94亿美元,净盈利5.5898亿美元。”
    “旗银行, 49.86美元均价卖空4850万股,平仓均价27.65美元,投入本金19.737亿美元,净盈利14.644亿美元。”
    “jp摩根,48.52美元均价卖空2490万股,平仓均价38.97美元,投入本金11.9588亿美元,净盈利2.845亿美元。”
    “美联银行,37.74美元均价卖空4830万股,平仓均价10.415美元,投入本金16.56亿美元,净盈利14.84亿美元。”
    “aig集团正股,77.91美元均价卖空4530万股,平仓均价2.425美元,投入本金26.582亿美元,净盈利21.678亿美元。”
    “买入3860万份aig看跌期权,投入权利金9580万美元,净盈利17.8亿美元。”
    “富国银行,29.23美元均价卖空3800万股,平仓均价35.43美元,投入本金9.8252亿美元,净盈利-1.6904亿美元。”……
    当介绍到富国银行的时候,孙振平笑容一滞,语气变得沉重。
    “富国银行的投资,我们有些失策,不仅没有赚到钱,反而把盈利做成了负数。”
    列席的众高管都看到资料上‘富国银行’用红色字体标注出的净盈利数据。
    在一排排正盈利数据里,这个负数着实有些显眼,也让人感觉有些遗憾。
    江平出声安慰道:“马失前蹄是很正常的一件事。
    只要基金整体大幅度盈利就行了,一只个股的亏损,不必太放在心上。”
    “你这投资组合的业绩已经够好了,富国银行身上亏一亿多美元,又算得了什么?
    旗银行盈利的零头就基本能填补损失了。”
    (本章完)

章节目录

我的1999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东人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人并收藏我的1999最新章节